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2014》(下称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不存在高速增长的空间,2014年房价或略有小幅增长,但缺乏产业支撑的中小城镇楼市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恩平介绍,全国商品房均价623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7%,增速略低于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了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3%,增速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
李恩平介绍,以“国五条”发布为转折点,2013年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的理念、方向和工具均出现了一些大的变化。
其中,中央政府弱化短期调控理念,改变了2003年以来房地产领域的短期化调控传统,同时在土地、金融等相关领域制度建设却不断跟进。地方政府更是微调不断,调控方向也不断分化。
房地产税费改革可能在2014年有所推进。李恩平表示,纵深改革力度的不断增大,优化房地产税费的诸多制度障碍已经逐步消除,包括以普通存量住房为征税对象的过量住房持有税可能会在一些重点城市今年真正展开。
“进入2014年后,春节假期、价格、贷款、政策观望等各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买家的购房意愿,市场成交持续萎缩,且未现明显回暖迹象。持续冷淡的市场表现促使部分房企采取优惠降价的手段,或者改变定价策略,带动成交。以近期在杭州及一些库存量较大的三四线城市表现尤为明显。”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说。
“对于三四线城市,还是会优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较大的区域,而且在新型城镇化的大框架下,还是需要考虑转变盈利模式,虽然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比较低,但市场消化力不高,仅仅依靠低廉的土地成本获益显然不行,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需求,寻找新的机会。”一位房企人士说。
殷旭飞进一步指出,受影响更大的是当地中小型房企,对于这些中小型房企而言,会有销售业绩以及资金方面的压力,“银行收紧房地产业务审批,中小房企获取贷款难度加大,财务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部分三四线城市住房供给严重失衡,房屋库存量处在高位,加上购买者观望的情绪较浓,销售业绩或下滑,年内这些房企的处境不太乐观。”